功不唐捐: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思考|每日简讯

2023-06-20 11:44:26 来源:个人图书馆-新用户6821qQ7i

今天是农历癸卯年(兔年)正月初五,也是传统文化中迎接五路财神的好日子。窗外冷风飒飒,几缕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,预示着这个新年仿佛黄金一般。疫情阴霾一扫而过,人间烟火重回大地。新年新气象,只有踏实耕耘、十年树木,才有春华秋实、厚积薄发。企业管理如同树木,一边夯基础,一边盖高楼。而标准化建设,正是这项工程的工具方法也是真材实料。写几点粗浅认识吧。

一、标准化有什么意义

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,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、支撑产业发展、促进科技进步、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。标准已成为世界“通用语言”。标准助推创新发展,标准引领时代进步。


(资料图)

从上述文字及工作实践来说,标准化至少具备以下几点现实意义。

一是企业管理的抓手。管理本身是一种专业技能,是综合思维和能力的应用,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知识,而是从企业全局着眼,统筹调度全部资源,从而实现企业价值。因此,做企业管理需要从标准化入手,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,确保企业各个业务受控于标准流程,用流程机制管人管事。不论是管理一个大企业,还是一个小部门,甚至是一项具体工作,标准化都是必备工具和方法。

二是防范风险的利器。风险来源于不确定。而标准化正是解决不确定性的利器。通过标准化将风险识别、固化、控制,实现风险有效掌控。在实际工作中,抓住标准化的关键,就是控制了风险点。只要所有行动在标准范围内执行,则风险概率处于极低的水平。

三是改善质量的方法。企业的产出是产品或服务,客户关注的是质量。质量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,一是生产或服务的过程有标准,而且是高标准,这是客户最初的信任基础;二是产品或服务本身的质量水平,高标准出高质量,这是基本规律。因此,只有不断改进标准,执行标准,才能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。

四是创新发展的引擎。创新是第一动力。创新的前提是守正,守正即是守标准。企业的创新首先要在标准的基础上进行,要符合企业实际,符合基本规律。同时,标准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,需要持续改善和再造流程,节约成本,提升效率。标准化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和引擎,以标准为基础的数字化才能经得起考验。当然,标准也正走在数字化的道路上,否则标准也会被时代抛弃。

二、如何推进标准化工作

世间教我们做标准化的教材有许多,我也曾学习过,也考过几本证。然而,只有在实践了之后,才对如何推进标准化工作稍有感悟。这东西博大精深,断不是我们能一眼看穿的东西。当然,不必轻视更不必畏惧,就是做具体的事,做有用的事。如此足够。

一是建体系。标准化的基本体现就是要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,将管理要求、制度规则、作业习惯等转化为标准,为各业务模块、各单位部门、各岗位工位制定相应的标准,实现全业务、全岗位覆盖。体系健全至少要达到与企业实际相符、与行业要求一致、与客户期望吻合、与标准化规则契合的基本水平。这是基础,是开始,也是过程。体现能力、态度和责任,甚至体现价值观。

二是抓落地。就是标准的落地执行。这是关键是根本,也是最艰难的,体现标准化管理的水平。落地执行至少关注三个方面。一是氛围营造。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广泛宣传标准及标准化,讲解标准化工作的历史、意义,展示优秀成果,让人人知晓标准化。二是宣贯培训。要围绕企业标准开展专题培训,一方面培训标准化管理相关知识,一方面就具体的标准开展操作培训。要让部分人会做标准化工作,让全员会按照标准执行。三是运行评估。通俗地说就是标准执行情况检查,与绩效挂钩,督导执行到位,形成“遇事找标准、做事用标准”的良好状态。标准在执行中体现生命和价值,也只有执行标准才会产生价值。

三是提质量。标准在执行中不断改进优化。要通过工作流程的优化,改善标准流程。也要以标准的升级带动业务流程再造。两方面同步进行,要紧紧围绕业务实际和发展需求开展工作,不仅能提升标准的质量,提升工作的效率,也能提高标准化管理的质量和水平。提质量可以向数字化转型方向用功,这是当前的社会潮流和企业管理的新境界。

三、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

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,需要调动全体人员和资源来开展。因此,至少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。

一是实与新的关系。标准首先要实。首先要实用,就是要与企业实际相吻合,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其次要实在,就是标准要落地执行,不能停留在标准文件上,不能走过场、摆架子,要解决实际问题。标准也要创新。首先是方法要新,遇到新问题要采用新方法新思路,要对流程进行再造。其次是思路要新,要走出去,学习先进企业的标准化工作,打开思路,创新推进。“实”与“新”是递进关系,也可以是并列关系,但最根本的是“实”,只有做实才能求新。

二是通用人才与专业人才的关系。通用人才是指从事标准化工作人才,他们熟悉标准化工作方法路径,是承担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力量,要时刻学习标准化知识和具体方法,规范科学地开展标准化工作。专业人才是指各岗位从事具体业务工作的人才,他们是标准落地执行的中坚力量,也是制定标准的主导者,要发挥他们的专业力量,制定修订和创新企业标准,确保标准与企业实际吻合,确保标准对企业发展有价值。这二者可以交叉,也可以并行,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一支懂标准化、懂业务的人才队伍,促进标准与质量双提升,也成就员工的综合发展。

三是专项与常规的关系。专项是指在某一个时间内,集中开展标准的制订修订或者运行评估工作,有利于集中优势力量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。常规是指将标准化工作融入日常工作,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宣贯执行、运行评估、责任兑现,这样做能够运用有限地资源,稳步推进标准化工作,有利于培养全员标准意识,也有利于将主要标准或者重要岗位标准吃透做实。

四是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的关系。领导作用是指企业领导和管理层要重视标准化工作,要牵头开展、定期过问检查标准化工作,调配适当资源保障标准化工作高效开展。全员参与是通过全员的力量,促进标准的制订修订和落地执行,在全员中形成良好氛围,人人有标准责任,人人有标准意识。只有这两个方面共同发力,才能为标准化工作创造条件,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标准化的价值。

做实事,用实功。是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。也是我们成长的必由之路。仿佛树木生长,人们只见其繁华似锦、枝繁叶茂、硕果累累,并不知其扎根沃土,历经严寒酷暑、日积月累。

但丁说:通向荣誉的道路上,并不是铺满鲜花。

路遥也在《平凡的世界》中写到: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。

愿我们的人生“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”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全球快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