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千万工程”时代画卷上的“党建红”|一抹“党建红”点亮乡村“共富梦”-每日焦点

2023-07-06 12:15:01 来源:杭州日报

编者按: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农村人居环境焕新重塑、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、“两山”转化通道全面启动……在余杭人眼里,如今的“和美乡村”是由“千万工程”造就的。

“千万工程”实施20年来,余杭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,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党组织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带头作用,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、走在前,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持续擦亮“千万工程”金名片,让余杭乡村迸发出旺盛生命力。

即日起,杭州新闻将推出《“千万工程”时代画卷上的“党建红”》系列报道,从生态环境、集体经济、乡村美学等方面,一睹宏伟愿景如何在余杭变成美好现实。

扎营戏水、烧烤歌舞、观星赏月……前不久的端午假期,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苕溪营地举办了一场露营节,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。

小古城村素有“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”的传统。时下大热的苕溪营地项目,也是这样商量出来的。从规划到经营,从起步到兴旺,村党委邀请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村民代表共商共议,一步步将一片荒野湿地打造成了热门露营打卡地。

多方参与下,如何把握工作主动权,确保协商“不偏航向”?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道出秘诀:“我们坚持党建贯穿基层民主协商全过程,牢牢把握村党委工作主动权、掌控力,强化发挥网格支部主体作用,每个环节都把牢方向、拉好纤绳,让协商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有序进行。”

径山小古城村众人事情众人商议

除了苕溪营地,在众人的群策群力下,小古城村还先后开发了古灵精乐园、农事研学、红色精品教育线路等村属公司自营项目,引进茗竹生态、慢谷休闲之窗、冉梦文化等社会资本,共同打造小古城村农文旅产业。

党建引领下用市场化思维运营乡村的模式,让小古城村收获丰厚的回报。2022年,小古城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07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52768元,较2005年分别上涨31.47倍,7.94倍。

一村富了更要村村富。近年,径山镇共建立以小古城、径山、前溪为中心的3个“乡村新社区”共富基本单元,带动全镇上下全面推进共同富裕。今年1至5个月,全镇1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381万元,接近去年全年的收入。

像这样携手奔共富的故事并非孤例。在新时代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,余杭区瓶窑镇以未来乡村建设为抓手,构建率全省乡村创业之先、探全国乡村振兴之路的乡创共同体模式。

据了解,乡创共同体由南山村、窑北村、西安寺村、石濑村四个行政村合作经营、统一运营,通过整合利用各村的土地、劳动力、产业等资源,吸引更多创业者,进一步导入社会资本和优质产业项目,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,更好地带动村集体增收、农民致富。

瓶窑乡创体

2022年,四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.71万元,较2021年增长12.62%;平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75.11万元,较2021年增长16.03%。

放眼余杭,区域层面“推进西部富美,实现共同富裕”的篇章也在奋力谱写中。2021年8月,余杭区委组织部牵头整合瓶窑镇、径山镇、鸬鸟镇、黄湖镇、百丈镇五镇资源,联合40余家部门、高校、企业及社会组织,在全市成立首个跨镇域“西部富美”党建联建,通过党建引领、机制创新、资源共享、协同发力,着力构建条块联动、互促共融的“区域发展共同体”,全面打造既富又美的共同富裕乡村样板。

一抹“党建红”,点亮乡村“共富梦”,也描画出美好乡村生活的亮丽底色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全球快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